日期:2023-02-07 07:01:18 来源:北京卫视养生堂
过年期间,亲朋好友难得相聚,大多数人都会放开了吃喝,大鱼大肉接连不断,零食、饮料也吃了不少。这样几天下来, 不仅肚子上的肉肉厚了一圈,肠胃也渐渐发出了抗议……
于是,在春节假期结束之后,大家便开始 想方设法地调养肠胃 :喝熬出米油的小米粥、吃五谷杂粮粉、清淡饮食等等。可这些养胃妙招中 其实有不少误区 , 如果不注意,肠胃反而可能更“受伤” !
误区1:喝米粥很养胃?
【资料图】
粥被不少人认为是养胃好物,而熬粥时悬浮在表面的一层比较粘稠的米油,更是被当做“精华”所在。
实际上,米油确实 有一定的养胃阴、补元气作用 。《本草纲目》中曾提到,如果是又黑又瘦的人,食用米油一百天,就能变得“肥白”。
不过, 喝粥养胃法并不适合所有人 。对于有 呃逆、呕吐、反酸、嗳气 等症状的 胃气上逆 人群来说,食用小米粥等粥类反而会 促进胃酸分泌、加重反流 ,可能导致 严重反酸 ,对胃造成进一步损伤。
小贴士 :胃气上逆的人群如果要喝粥,建议 与其他主食一起食用 。
误区2:五谷杂粮打成粉更容易消化?
《黄帝内经》中曾说道: “五谷为养”。意思是,五谷本身入脾,脾为后天之本,所以五谷是养胃的。
但如果将五谷杂粮打成粉食用,对于 口腔功能正常的人 来说会省略咀嚼过程, 减少消化酶的分泌,反而会加重肠胃负担 。
所以, 健康人群直接吃五谷杂粮会比吃五谷杂粮粉更好 ;对于 咀嚼能力较差的人 来说,可 适当食用五谷杂粮粉 。另外,五谷杂粮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对于 脾胃虚弱、有胃病 的人来说,最好先咨询医生意见,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误区3:养胃应该清淡饮食,不能吃辣?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得了胃病就应该清淡饮食,而清淡饮食就等于不能吃辣。实际上这也是不正确的,清淡虽然指的是 少油、少盐、味道淡 ,但 吃辣在一定条件下是合适的 。
中医认为,辣具有 辛散 的作用,本身还可以 温燥 , 帮助排出体内湿气 ,很适合 腹部冷感、不爱喝水、舌苔白腻、胃部有水声、大便溏稀、口淡无味 的 寒湿内阻人群 适当食用。
除了朝天椒、灯笼椒、小米辣等 辣椒 之外, 葱、姜、蒜、苏子叶、花椒 等调味料也都带有辛散、行气、行血的功效,有寒湿内阻的人可根据喜好进行选择。 [1]
那节后调养肠胃,到底怎么做比较合适呢?下面这3招你应该用得上!
1、养胃黄金粉
养胃黄金粉其实就是 小米锅巴 ,这是 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陶琳 推荐的养胃食疗方。
小米入肾、脾、胃经,有 健脾和胃、补益虚损 等功效,非常适合 脾胃虚弱 的人群食用。将其做成锅巴后它会 从偏凉性变为温燥性质 ,有更好的 厚肠胃、助消化 作用,老少皆宜,在家就能自己做。
做法 :将100克小米、10克淀粉、70克面粉倒在一起,再加入1个鸡蛋、1勺食用油,搅拌均匀后揉成面团。将面团擀成薄饼状,然后切成合适大小的小方块,入平底锅煎熟或入烤箱烤熟皆可。
2、喝点养胃茶
养胃茶说的就是 大麦茶 。
大麦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能帮助 增强胃动力、促进消化、缓解油腻 。而且它 不含咖啡因、茶多酚、单宁等刺激性物质 ,不仅不会影响胃酸分泌,还能 安神助眠 。将其炒制后泡茶饮用,具有较好的滋养脾胃作用。
3、按按养胃穴
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 胫骨结节(膝盖下高出来的骨头)下三横指,小腿前外侧,距离胫骨前缘一横指 的位置。按揉这个穴位可起到 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提高人体抵抗力、抵御外邪入侵 的功效。
按揉时可采取指切法,做100次,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
中脘穴+建里穴
中脘穴和建里穴都位于任脉上。其中 中脘穴 在 胸骨下端、骨肉交际处,和肚脐连线的中点 位置; 建里穴 在 肚脐正上方四横指 的位置。
这两个穴位配合可起到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辅助治疗胃胀、胃疼、胃寒 的作用。
天枢穴+梁门穴
天枢穴和梁门穴都位于足阳明胃经上。 天枢穴 在 肚脐左右旁开三横指 的位置上; 梁门穴 在 中脘穴两侧三横指 的位置上。
天枢穴与梁门穴配合按揉,可以 辅助治疗腹泻、便秘 等症。
这两组组穴按揉方法一样,都是采用 指切法 , 用指肚稍压穴位按揉即可 。 [2]
参考资料:
[1]BRTV养生堂. 2019年3月4日节目“你是在养胃还是在养病”.
[2]BRTV养生堂. 2018年11月19日节目“86岁女名医的保命穴之养胃”.
今日互动
养胃应该清淡饮食,不能吃辣吗?
品牌展会
全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