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起步区推动示范区蓝图精细化落地

日期:2023-09-08 16:16:20 来源:大众日报

8月30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示范区重点项目大师工作营启动。起步区将以建立大师工作营机制为契机,搭建高规格、开放式的研究平台,提高示范区建设统筹调控能力,精心塑造城市风貌,创新开展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质,推动示范区蓝图高质量落实落地,全力打造经得起历史和群众检验的现代化精品之城。


(资料图片)

以创新模式

推进蓝图高质量落地

启动仪式上,起步区管委会分别聘任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晓明,都市更新(北京)控股集团董事长、CBC建筑中心主任彭礼孝,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园林》主编王向荣,为示范区总规划师、总策划师、总景观师。

记者了解到,起步区聘任“总师”并非新鲜事。今年以来,随着示范区启动建设,起步区便创新实行“总师制”,当前总规划师团队已在示范区建设指挥部办公。

“从总规划师到大师工作营的升级,是示范区从定框架阶段进展到具体实施阶段的需要。”起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部总师办孟勇介绍,示范区整体框架已经基本确定,眼下起步区面临着“怎样建设示范区”“如何统筹具体地块建设”的问题。

“传统的开发模式是按照策划、规划、设计、招商、运营等环节一步步来,往往会带来项目整体性的缺失。”示范区总策划师彭礼孝表示,大师工作营作为一种创新模式,能够将片区从开发到运营整个流程中各环节所需要的大师和资源主体,以“面对面”的方式聚集在同一个平台上,碰撞思想,整体推进示范区建设。

遵循“策划先行,运营前置,规划引领,设计定制,持续熬制”二十字方针,大师工作营将整体把控城市格调,统筹各地块策划开发,并依托各细分领域的专家、大师,对各地块的使用人群和功能、建筑景观空间、城市色彩、灯光等进行精细化把控,确保示范区蓝图精细化、高品质落地。

建造引领

未来生活方式的新城区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到,起步区要着力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形成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对于起步区来说,“怎样建设示范区”背后的深意是“怎样建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未来的示范区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新城区。

在大师工作营启动仪式上,记者注意到,“未来生活方式”相关词汇频频被提及。总规划师匡晓明表示,未来的示范区将实现人、城和自然的完美融合,沿黄生态环境和城市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和谐并存,让济南人喜欢示范区,跨过黄河来工作、生活、消费。

彭礼孝介绍,示范区将建造成为引领和代表未来生活方式的城区,吸引济南乃至全国的年轻人、时尚人群、创意人士,跨越黄河到新城来。

“示范区建设首先要明确给什么样的人群用,这类人群需要什么样的场景。”CBC城市更新研究院副院长付蓉告诉记者,大师工作营将通过运营前置,打造目标人群青睐的城市空间。

据介绍,为打造充满活力的新城区,大师工作营将在示范区建设中,以“空间价值创造”理论为指导,以设计创造空间价值、文化重塑空间价值、事件激活空间价值、社群营造空间价值、产业培育空间价值发掘起步区空间价值的新呈现,推动未来新城区的人才引进、人气集聚。

合力构建

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建设着眼未来发展的希望之城、绿色智慧宜居的幸福之城,打造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

“一张蓝图、一份总表、一个共识”,在彭礼孝介绍示范区整体策划思路时,记者注意到,这3个“一”是大师工作营在推进示范区建设中的主要纲领,其中“一个共识”中便指出要探索构建新时代的“田园城市”。

今年,起步区全面启动了示范区建设,主要建设鹊山生态文化区、总部经济区、科研办公区、科创金融区、都市阳台区。据介绍,示范区超过一半的面积为生态功能区。

黄河于南侧蜿蜒而过,大寺河等水系穿插其中,鹊山、鹊山水库等生态节点连接成片……从整体规划来看,未来的示范区正是一幅蓝绿交融的田园生态画卷,居民区、办公区则融入这田园生态之中。

据了解,下一步,大师工作营将重点围绕示范区重点项目开展策划设计和开发工作,来自各细分专业的大师也将合力探索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

“起步区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各组团间被蓝绿空间所穿越,这使得过去分散的华山湖、黄河、大寺河、鹊山水库等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总景观师王向荣介绍,未来的起步区将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这里生活、工作的市民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接近自然,此次片区的景观规划将延伸济南市南北向的文化和自然轴线。

标签:

品牌展会
全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