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4-29 02:13:08 来源:上洋中医宛医生
《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才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着气血而运行的。
【资料图】
从中医学上讲,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气的来源很多,有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来自饮食物中的水谷之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肾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生成。
气在人体内是不断运动的,不断出入、升降于各个脏腑、孔窍之间。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需要通过气的运动传输到身体各个部位;人体新陈代谢之后形成的废物、水液等变成汗、尿、便等排出体外,这一过程也依赖于气的作用。
气的不足称为气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或久病耗损所致。各脏器气不足则其推动、营养、防御等功能减弱。表现如下:
1、肺气虚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2、心气虚症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3、脾气虚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4、肝气虚见情绪低落,胸胁不适,头痛,脉弦细弱。
5、肾气虚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重则畏寒怕冷,舌质淡,脉弱。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当脏腑气虚时,也有对应的腧穴去帮助。总结了 7个常用于补气的穴位,需要时进行按揉、艾灸、刮痧、拔罐,病时可治,无病能保健。
①肺俞:补益肺气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在背部,笫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②神门:补益心气
归经:手少阴心经
位置: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③足三里:补益脾胃气
归经:足阳明胃经
位置: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
④太冲:补益肝气
归经:足厥阴肝经
位置: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⑤太溪:补益肾气
归经:足少阴肾经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尖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⑥气海:补益一身之气
归经:任脉
位置: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⑦关元:补益一身之气
归经:任脉
位置:在下腹部,肚脐直下3寸。
标签:
上一篇:金有金黄金质量怎么样_金有金
下一篇:最后一页
品牌展会
全国巡演